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
一走进大桥镇金缘食品有限公司的展厅,
只见各式各样的荞麦枕让人眼花缭乱:
老虎荞麦枕憨态可掬、
宫廷荞麦枕古色古香、
颈椎荞麦枕助眠安神……
大桥荞麦枕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郭德林
“荞麦全身是宝,荞麦花开白雪香,非常漂亮。荞麦可制作米、面,营养保健,就连‘下脚料’荞麦壳也变废为宝,是制作枕头的上好材料。”大桥荞麦枕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郭德林介绍,2021年,大桥荞麦枕制作技艺入选区级非遗项目,今年又入选市级,擦亮大桥“荞麦小镇”的金字招牌。
说起大桥与荞麦的渊源可追溯到 400多年前的《万历扬州府志》,里面详细记载了大桥种植荞麦的历史。荞麦米、荞麦面是大桥人特别爱吃的美食,当地曾流传“波斯六家庄,荞面疙瘩汤”的谚语。
《本草纲目》有明确记载,荞麦壳明目去火,对失眠、多梦、头晕、耳鸣等有一定功效。所以聪明的大桥人变废为宝,做成荞麦枕冬暖夏凉,透气安神,活血通脉,有利于肌肉放松,对预防和修复颈椎病具有很好的作用。
但是,随着商业价值低、荞麦种植面积减少、传承后继无人等原因,这项延绵数百年的荞麦枕制作技艺,正在面临失传的窘境。
作为土生土长的大桥人,郭德林觉得自己有责任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。他收集了荞麦枕制作中使用的大水缸、老土灶、石碾、竹匾等老物件,成功恢复老虎荞麦枕、宫廷荞麦枕、颈椎荞麦枕等多款传统产品制作技艺,并推出宝宝枕、学生枕、护颈枕等多款文创产品。
“制作荞麦枕非常有讲究,必须经过筛、洗、蒸、晒、装、整六道传统工艺流程。”郭德林介绍,筛,通过竹筛去除碎米、碎壳等细小杂物;洗,一洗二汰三清,去除灰尘和虫卵;蒸,采用土灶蒸锅蒸煮一小时以上,高温杀菌消毒;晒,利用日光暴晒,至完全干燥;装,按照合适的重量,将荞麦壳装入枕芯;整,为枕芯套上外套,整理形状。
在传承的基础上,郭德林还大胆革新,他告诉记者,“我们利用微波设备,创新制作技艺,让荞麦壳更适应现代人的需求。”和北方干燥气候相比,大桥地区空气湿润,荞麦壳极易生虫,以前厂家大多采用直接投放药物熏杀害虫,不仅杀虫效果差,药物残留重,而且保持时间短,一般两个月后又会生虫。
金缘公司摒弃药物熏杀,通过旋振筛清理去杂、高压水洗去除灰尘和虫卵、微波杀菌等新技艺,彻底杀死荞麦壳内部残留虫卵,确保正常情况下不再生虫,解决了高温高湿地区荞麦壳易生虫的难题。
独特的加工技艺,生产出一流的产品。金缘公司的系列荞麦枕先后获全国“百家合作社百个农产品品牌”“江苏省特色优质功能农产品”、第三届江苏特色伴手礼一等奖“江苏优选好礼奖”等荣誉。
“传承不守旧,创新不忘本,我们将继续开发荞麦枕新品,为‘荞麦小镇’争光添彩!”对于未来的发展,郭德林信心满怀。
来源:江都融媒
作者:通讯员 张青青 彭飞 记者 郜粉定 王诚
编辑:黄声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