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
近日,一则“中国已停止生产出口美国玩具”的消息引爆舆论,美国玩具协会主席格雷格·阿赫恩在CNN节目中的表述,让中美玩具贸易被推至风口浪尖。美国对华玩具加征高额关税后,中国厂商“实质上已不再接受美国订单”。海关总署数据显示,2024年中国玩具出口总额达398.7亿美元,其中对美出口105.5亿美元,占比26.46%。然而,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,其玩具进口总额的75%仍依赖中国。这种矛盾数据背后,是关税政策引发的产业震荡。广东作为中国最大的玩具生产和出口基地,又在这场关税风暴中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呢?
广东玩具出口长期在全国乃至全球占据重要地位。2024年,广东玩具出口额为148.11亿美元,向全球贡献了超过37%的“中国制造”玩具 。美国市场对广东玩具出口更是至关重要,曾经,美国人购买的玩偶、三轮车、滑板车等玩具,有四分之三产自中国,广东玩具在其中占据相当大的份额。但如今,在高达245%的关税冲击下,广东玩具业遭受重创。东莞某玩具厂负责人透露,自2025年特朗普政府对华商品加征10%关税后,工厂接到的美国订单量骤降40%,每箱玩具出口成本增加15美元,使得美国客户纷纷取消订单,转投越南、墨西哥供应商。
美国零售商Target已将20%的采购份额转移至墨西哥,沃尔玛也通过其墨西哥分部采购低价玩具。据了解,美国玩具制造业的复苏“需要3到5年时间”,但目前美国96%的玩具制造商为中小企业,难以复制中国“80%手工工序”的柔性生产能力。以毛绒玩具为例,美国厂商仅能生产高度自动化的纸制产品,而中国厂商仍掌控着画脸、装饰头发等关键工序。
面对如此困境,广东玩具业开始积极自救。一方面,市场多元化战略成为重要方向。2024年中国对中亚五国玩具出口增11.3%,吉尔吉斯斯坦市场增速达86.6%。广东企业通过中欧班列将物流时间压缩至15天,在中亚建立海外仓,通过“中欧班列+跨境电商”模式,积极开拓新市场。另一方面,品牌升级与智能化转型也在同步推进。随着中国家长对益智类玩具的消费意愿显著提升,2024年,国内AI玩具市场规模已突破300亿元,语音交互、编程教育类产品增速超40%,AI教育玩具占线上销售额的35%。广东玩具企业加大研发投入,推出智能玩具、科教类产品等,提升产品附加值,减少对低端制造的依赖。
此外,从传统玩具衍生出来的新品类,如潮玩、IP衍生品等,因美国业务偏少,暂时没有被这场风波过多牵连。在广东,东莞跟汕头澄海区是潮玩产业的重要基地,海外业务主要来自东南亚和欧洲市场。一些潮玩企业不仅没有受到冲击,反而订单不断,某深圳潮玩设计和生产企业美国营收占整体比重在7 - 8%左右,其大型美国客户在关税确定之前还快速增加了一批货品 ,交易额达数百万美元。
关税风暴虽给广东玩具业带来巨大冲击,但也成为产业升级的催化剂。在全球贸易规则重新洗牌的当下,广东玩具业只有坚定地走创新、多元、升级之路,才能在困境中突围,在未来的全球玩具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。后续我们也将持续关注广东玩具业的发展动态,看其如何在这场风暴中实现蜕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