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进位于武坚镇的
扬州市三月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,
浓郁的油香扑面而来。
生产车间内,
工人们正忙着打包、装箱,
一桶桶金黄透亮的菜籽油整齐排列,
即将发往全国各地。
“我们生产的可不是普通的菜籽油,而是采用传统木榨菜籽油工艺,去年还入选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呢!”区级非遗传承人孙国清自豪地介绍,公司前身是武坚镇远近闻名的张记油坊,创立于1976年,而它所传承的木榨技艺历史更为悠久,已有上百年历史。
作为这项非遗技艺的守护者,孙国清的师傅正是厂里的“技术总监”——她的大伯张道明。早年间,张记油坊开在武坚镇中心,张道明从17岁起便与榨油结缘,精通木榨油技艺。在他的言传身教下,孙国清不仅掌握了这门古老技艺,更领悟到其中蕴含的工匠精神。
好油源于好料。公司精选里下河地区的优质油菜籽为原料,经过除杂、清洗、炒制、压榨、过滤、清油等数十道工序,整个过程严格遵循传统手工压榨工艺。
“木榨工艺最讲究火候,温度稍有偏差,油的品质就会截然不同。”孙国清说,一锅150斤菜籽需炒至135℃才能进入压榨环节,最终能产出40多斤油。与现代机械化生产相比,虽然效率较低,但能最大程度保留菜籽的天然营养,使得成品油色泽明亮,口感绵滑醇厚。
在坚持传统工艺精髓的基础上,孙国清深知创新的重要性。2016年,她正式创立“三月花”品牌,陆续引进现代化过滤和密封设备,在保留木榨核心工艺的基础上,优化了原料筛选、储存包装等环节。“我们既要传承古法,也要与时俱进。”孙国清说。 正是这种“守正创新”的理念,让百年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。
目前,“三月花”已形成从家庭装到礼品装的多规格产品线,年产量达300吨。“即将进入生产旺季,我们计划收购近万吨油菜籽。”孙国清透露。
从老油坊到现代化企业,
从手工作坊到非遗项目,
“三月花”在在传承与创新中
实现了传统技艺的现代转型。
来源:江都融媒
作者:通讯员 熊苏皖 记者 郜粉定 浦成华 许龙新
编辑:黄声冬